卧式多级泵吸不上水是现场常见故障,可能出现在工业、农业或民用供水系统。遇到该问题应先系统排查成因,再采取针对性处理,以避免盲目拆解或造成二次损伤,在本文中,多级泵生产厂家长沙中联泵业拥有多年现场经验的技术工程师将介绍卧式多级泵吸不上水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供用户单位参考。
一、常见故障原因
1.安装与工况不当:吸程超过泵允许值、吸入高度过高、吸入管路布置不合理(弯头过多、过长)都会加大阻力或产生汽蚀,导致吸不上水。
2.底阀/止回阀故障或堵塞:底阀失效或被杂质卡住,会使泵腔无法保持水柱,影响自吸性能。
3.泵体或管路内异物:砂石、沉积物或异物进入流道,会限制通流或卡住叶轮,引起吸不上水或流量下降。
4.叶轮损伤或严重磨损:叶轮刃口磨耗或变形会降低扬程与流量,影响泵的抽水能力。
5.吸入侧漏气:吸入管路、软管接口或法兰密封不严导致泵体进气,泵内无法保持负压,从而影响吸水。
6.电机或动力供给异常:电源电压过低、相序错误或电机出力不足时,泵虽转动但无法建立设计流量,表现为“吸不上水”。
7.阀门状态与密封件老化:排、吸两侧阀门或密封件失效也会影响系统整体吸水能力。
二、现场排查与处理步骤
1.检查吸入管路密封性:目视并手摸法兰、接头和软管,查找漏气点。必要时封堵疑点后做抽真空或水封试验,验证密封良好。
2.检修底阀与止回阀:拆检底阀密封面、阀芯与弹簧,清理淤堵物或更换已损件;确保止回功能可靠。
3.清理泵体与流道:停机断电后打开检修口,检查叶轮和泵腔,清除异物并检查是否有损伤痕迹。
4.检测并更换叶轮:对叶轮进行目视检查与尺寸比对,磨损或损伤超过允许公差时应更换,装配时注意键配合与同轴度。
5.验证吸程与安装高度:核对与设计工况是否匹配,必要时调整吸入管路布局,缩短吸程或降低吸入阻力。
6.检查电气与驱动系统:确认供电电压与相序正确,电机无过载或起动异常;排除动力端原因后再判断泵体问题。
7.逐步试运行:完成维修后先低速空载或部分负荷试运行,听振动与声响,观察密封与轴承温升,确认无异常后恢复正常工况。
三、预防与维护建议
1.加装过滤或前置筛网,减少固体颗粒进入泵体的可能。
2.建立定期巡检制度,重点检查吸入管路密封、底阀状态、叶轮磨损与电气参数。
3.记录检修与更换历史(包括更换部件型号、扭矩、检测值等),便于寿命分析与备件管理。
4.在野外或长期停用场合,按厂方建议进行排空与防冻防腐处理,避免密封件老化。
5.复杂或持续性故障建议联系厂方或有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专业诊断。
四、安全提示
检修前务必切断电源并置备带电警示,放尽系统水压与残水;拆装旋转部件时应使用合适工具并按扭矩规范紧固,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